山東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東省鄒平縣長山工業園
電話:0543-4818345
傳真:0543-4859007
手機:13605431995
郵箱:sikeshengwu2009@126.com
網址:www.blagodarnikua.com
水土流失、養分枯竭、土壤有機碳喪失、土壤板結等威脅導致全球土壤狀況迅速惡化。然而,只要各國帶頭推廣可持續管理做法和采用適當技術,這種趨勢是可以逆轉的,聯合國今天發布的一份新編報告指出。
由糧農組織政府間土壤技術小組編寫的《世界土壤資源狀況》匯集了來自60個國家的200名土壤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該書的出版恰逢11月4日的世界土壤日, 以及聯合國2015國際土壤年落幕之際。國際土壤年活動有效地在全球范圍宣傳土壤這一被稱作“人類無聲盟友”的重要性。
讓我們促進以妥善治理土壤和健全投資為基礎的可持續土壤管理。只要齊心協力,我們定能促進土壤事業這一真正堅實的生命基礎。
土壤對于富有營養作物的生產至關重要,它們的水過濾和凈化能力達到每年數千萬立方米。作為碳的主要儲庫,土壤還有助于控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對氣候調節起到根本作用。
然而,該報告得出的壓倒性結論是,世界上大多數土地資源狀況僅為一般、較差或很差,而且更多實例顯示,土壤條件惡化的情況超過其改善的情況。特別是,33%的土地因侵蝕、鹽堿化、板結、酸化和化學污染而出現中度到高度退化。
“生產性土壤的進一步流失將嚴重損害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并加劇糧價波動,有可能使數百萬人陷入饑餓和貧困。但報告也提出證據,表明土地資源和功能的喪失是可以避免的,“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濟阿諾·達席爾瓦說。
他在為這份長達650頁的報告撰寫前言時表示,報告內容將“極大地推動各層面采取行動,加強土壤的可持續管理,”并稱這符合國際社會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作的承諾。
人口增長、城市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導致土壤條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擴大和經濟增長,而這些因素預計將在未來幾十年里繼續存在。
該報告論述了在地球無冰陸地面積的35%已轉用于農業的情況下,如何養活現已增至大約73億的人口。其結果是,自然植被遭到清除后用于作物和畜牧生產的土壤很快受到侵蝕,而且土壤碳儲存、養分和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
城市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城市和工業的快速增長使越來越多的土地退化,其中污染因素包括過量的鹽、酸和重金屬;重型機械使土壤板結;瀝青和混凝土使土壤永久性密封。
氣候變化 - 即目前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的重點 - 是土壤變化背后的另一個主要推手,該報告指出。
氣溫升高及相關極端氣候事件,如干旱、洪水和風暴從不同方面給土壤的質量和肥力造成影響,包括減少土壤水分和破壞營養豐富的表土,而且還加速了土壤侵蝕和海岸線后退。
確保土壤健康
報告重點論述了土壤功能面臨的10大威脅:土壤侵蝕、土壤有機碳喪失、養分不平衡、土壤酸化、土壤污染、水澇、土壤板結、地表硬化、土壤鹽漬化和土壤生物多樣性喪失。
報告闡述了如何就全面的土壤戰略達成共識,即能夠增加糧食供應,而且還可以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有害影響。
提出的解決方案以可持續土壤管理為中心,需要從政府到小農等各利益相關方的廣泛參與。
例如,解決侵蝕問題的方法包括減少或停止對土壤的耕作、攪動和翻耕 ,并利用作物殘茬保護土表不受風雨的侵擾。同樣,可以通過作物秸稈等有機物質返田、固氮作物輪作、有機和無機肥料合理使用等方法,恢復養分缺失的土壤并實現增產。
該報告確定了四項行動重點:
盡量減少較貧困地區的土壤進一步退化并恢復已退化土壤的生產力;
穩定全球土壤有機質儲量,包括土壤有機碳和土壤生物;
穩定或減少全球氮、磷肥的使用量,同時增加養分缺乏地區化肥的使用;
提高我們對土壤條件狀況和趨勢的認識。
這些行動需要得到針對性政策的支持,包括:
支持開發土壤信息系統,以監測和預報土壤變化;
加強土壤方面的教育和認識,將土壤問題納入正規教育和整個教學大綱 - 從地質學到地理學,從生物學到經濟學;
投資研發和推廣,開展測試,傳播可持續土壤管理技術和做法;
采取適當有效的管理和鼓勵措施。
其中包括旨在遏制破壞性做法(如過度使用化肥、除草劑和殺蟲劑)的稅收。可以采用分區系統來保護優質農田不受城市化侵擾。 可以通過補貼來鼓勵人們購買對土壤危害較小的工具等投入物,同時對可持續作物和牲畜生產方法的認證可以提升產品的商業吸引力和價格。
評估各國的土壤資源和他們可持續管理土壤的能力以促進在地方、區域和國際各級實現糧食安全。